萧山日报今日头版头条 航民:做大“蛋糕” 全民共享
发布时间:2021-08-13 浏览次数:8545 发布者:本站

“萧山日报”头版头条报道航民村

 




在瓜沥镇航民村,共同富裕不是天上的月亮“看得见摸不着”,而是温暖的阳光照进每家每户的现实里。航民村,家家都是富裕户,全生命周期福利保障,让航民人提前感受到了什么叫“无后顾之忧”。

航民的共富实践,走的是一条什么路?航民当家人朱重庆很少去总结,但他和航民人坚持——向前走,已经走了40多年,还要继续走下去。

做大“蛋糕”才是硬道理

曾经的航民村是一个穷村,人均不到半亩田,村民们靠着微薄的农耕收入,常常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。改革开放后,航民人开始探寻摆脱贫困的出路。1979年底,航民人拿出村集体全部积累6万元,壮着胆子借款6万元,办起了村里第一家集体企业——萧山漂染厂,由朱重庆任厂长。

航民村的振兴,即源于此。1980年底,漂染厂投产第一年便获净利14万元,不仅连本带息收回投资,还多出了2万元。此时,“共同富裕”的理念,已经在航民扎下了根。“有了这笔盈余,我们首先就想到了分红,分给4个生产队各5000元。我们办企业的目的,就是要带领大家共同富裕。”朱重庆说。到1982年,漂染厂利润突破100万元,航民村成为萧山第一个“百万富翁村”。

此后的四十余年里,航民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,逐步形成了以印染、黄金饰品、热电为“主引擎”,纺织、现代农业、宾馆、物流、房地产等横跨一二三产多门类发展的经济体系,打造出一个资产收入超百亿的现代化企业集团。

尽管产业在不断变革,但“发展集体经济,坚持共同富裕”,成为航民亘古不变的发展定律。“要共同富裕,做大‘蛋糕’是基础,这个基础来自于发展集体经济。”朱重庆目光坚定地说,“我始终认为,在一个村里,能创新创业的人总是少数,大多数人要靠带的,如果把集体企业简单转制给个人,那么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要上去就难一些。所以,在航民村的村域土地上只有‘清一色’的集体企业,办企业的目的是要让村民人人受益,这是航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。”

稳步发展是朱重庆的原则。“我一直听老年人讲,‘冷,冷在风里;穷,穷在债里’,所以我一直坚持航民不负债、少负债,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。”一直以来,朱重庆坚持办企业稳扎稳打,“现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,企业今后赚多少钱都说不准,关键是做好当下。”

去年,华亿体育在疫情影响下依然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,今年上半年发展势头也不错。朱重庆估计,今年集团产值在150亿元左右,利润10亿元左右,上交国家税收5.5亿元左右,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。

“蛋糕”做大更要保鲜

随着企业规模壮大和市场竞争加剧,航民转型升级的脚步未曾停下。“要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,不仅要继续做大‘蛋糕’,还要想办法让‘蛋糕’保鲜,保持企业和村庄的长效发展。”

朱重庆介绍,在企业发展方面,由于航民的主业印染行业受到发展约束,这些年,航民一方面持续加大原有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,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,另一方面,努力开拓新兴产业,发展总部经济,开展金融投资,多条腿走路。此外,打造城市化工厂和数字化工厂,是航民当前的发展重心。朱重庆表示,航民通过提升污水、烟气等处理能力,着力改变工厂面貌,打造适合在城市中生存的城市化工厂。同时,积极顺应数字化改革潮流,试点推行企业数字车间,在减少用工、提高劳动生产力上动脑筋。

至于村庄建设方面,曾经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航民,也在积极与时俱进。今年,航民的重点就是打造未来村庄,“现在具体规划方案已经确定,计划春节前完成70%的建设进度,在未来乡村建设中,将进一步提升航民的全域环境、美化村民的家庭庭院、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,到时候村里要建成村史馆,田园广场里还要建智慧跑道……”描绘这些场景的时候,68岁的朱重庆非常兴奋。

记者手记:与朱重庆的交谈,特别接地气。

质朴的语言正如他质朴的外貌、质朴的表情,表达朴素的哲理。要分“蛋糕”,先得有“蛋糕”。要多分“蛋糕”,得做大“蛋糕”。浅显的道理,说说容易做起来难,朱重庆一直在不断实践。

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,航民和这个领头人一样,认定朴素的道理,埋头实干。但这种实干又天然地带着“超前意识”。从产权改革到未来村庄,我们似乎能捕捉到航民与时代共进的律动,也特别欣赏“让蛋糕保鲜”的理念。是的,时代在进步,社会在发展,今天的大“蛋糕”,明天未必是抢手货。与时俱进,才不会掉队。

在未来乡村的赛道上,航民村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。做共同富裕的引领者,这个赛程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

(转载自:萧山日报)